|
富有戏剧性的离别与重逢、对于一次新旅程的惴惴期待,以及航班延误时的急迫与无奈……机场,这个可能是最为聚集人类极端情绪的公共场所,不应该留给人们的只是排队候机所带来的烦躁与无聊。而如今,机场也在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来丰富旅客的感受。
公共艺术,对其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放置在公共空间内,可以供任何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在这点上,它与那些私人拥有或保存在美术馆内,需要人们花钱或拥有一定特殊权力的人才可以有机会看到的艺术品形成了明显的区别。这种艺术形式其实由来已久,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那些放置在广场的纪念碑、城市雕塑等。其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物理实体的作品,音乐、舞蹈、游行,以及影像等各种在公共空间内进行的展示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
如今,公共艺术的社会价值,即其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场所所起到的社会上和文化上的功能正日益得到普遍的认同。而机场作为一个具有大量人口流动的公共空间,也不能缺少公共艺术。国际上许多机场都在其航站楼内外的改建、扩建规划中专门辟有公共艺术的项目规划,竭尽各种资源,开发不同形式的公共艺术形式,以期增强机场本身的影响力。
专业人士指出,机场作为公共场所,不仅理应向公众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空间环境,同时也应该是让每一位出入机场的纳税人能够在这个公共空间中,亲身感受到一种公平自由地表达和参与的权利享受。公共艺术在其本质中就是在倡导其“公共性”。这与那种在候机楼内开设一两个画廊,或者在所谓的贵宾室内装置一两幅艺术品的做法是不一样的。真正的公共艺术应该是最大限度地惠及民众、表达公众诉求的作品。
有着将机场作为一种公益设施传统的美国众多机场,就十分重视公共艺术。无论是以雕塑、壁画等传统公共艺术形式,还是出于机场多种经营而开发的画廊、展览和演出活动等商业艺术形式,它们都是在不约而同地以文化艺术的形式来树立机场自身的文化特点,开发当地文化元素为该机场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比如旧金山国际机场,就由其艺术委员会制定了机场的公共艺术规划项目,即在机场设有绘画、雕塑、壁画以及环境装置艺术等多种多样的公共艺术70多处,为当地居民以及来旧金山观光旅游的人们提供反映着浓厚海湾风情以及多元性文化的艺术。
其实,即便在机场私有化盛行的欧洲,利用机场平台进行艺术规划,挖掘艺术潜在社会功能的机场艺术项目也非常盛行。早在2002年,阿姆斯特丹的Aijks博物馆就与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合作开设了艺术中心,将10幅出自荷兰黄金时代艺术大师的画作悬挂在出关通道,从而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座将艺术展览开到机场的博物馆。每天,成千上万的旅客在不进入市区的情况下,在机场就可以免费欣赏到荷兰的艺术精华。而近年来,香港、新加坡、东京羽田等亚洲城市机场也都开始在规划中导入公共艺术项目,以增强其竞争力。
机场品牌的艺术呈现
优秀的机场公共艺术可以增强旅客在机场的体验,树立机场的独特品牌形象。
香港机场在彭定中博士担任管理局行政总裁期间,曾连续多次荣获“全球最杰出机场”的称号。而他就曾指出:“机场不再只是登机、抵达的地方,而是整个旅程体验的重要环节。”现在,机场对旅客所提供的已不单单是一种服务产品和设施,更是一种体验,即顾客的一种心灵感受。
当旅客行走在漫长的候机大厅时,印入眼帘的不再是让人眼花缭乱的商业广告,而是具有亲和力的雕塑、壁画或让人感到十分有新意的装置艺术品,这样的感受一定会消除漫长的转机、候机带来的烦躁。而一个机场的品牌特色也将给旅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处于美国内陆中心城市的丹佛机场,由于地理位置原因,美国各大航空公司十分重视它的中转枢纽作用。该机场的航班组成以国内航班为主,而且很大一部分是中转旅客。然而,在这里中转的旅客绝对不会因为在这个美国面积最大的机场内来回周转而感到麻烦,因为除了便捷的服务设施外,机场赋予旅客感官上的空间体验也是令人兴奋不已的。
首先,丹佛机场的外观设计就俨然超乎了人们对一般机场的印象,其本身就是一件标新立异、具有地标性质的建筑艺术——创新型的外观很像是落基山脉的雪顶。作为通向美国西部的门户,丹佛机场以其创新、独特的场所感、地域感而为世人熟知。 其次,机场内外还有很多雕塑、壁画以及装置艺术形式的艺术品。立在航站楼南部的32英尺高的“蓝色悍马”,虽然饱受争议,但却无疑在客观上为丹佛机场吸引了无数的关注。
尽情展示地域特色
公共艺术不仅可以成为机场的地标性建筑或设置,也可以成为机场所在城市和地域的文化推广者,成为展现地方风俗文化的窗口。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演变,可以说无不铭记着它的居民在悠长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记忆动人的事件和故事。而就是这些,铸就了一座城市的脉落和精神气质。而这种脉落与气质通常是可以被一个初来乍到的外来人明显地感受到的,进而成为他或她对于城市的记忆,并赋予这个城市情感的重要依据。而车站、码头、机场这些乍看来司空见惯的交通设施,却恰恰是一个城市可以赋予一位外来者第一印象,以及临别时留下最终印象的关键场所。因此,机场的形象与定位与所在城市和地区特有的文化及风俗之间,应该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迈阿密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部的海滨城市,著名的迈阿密海滩是大多数来访者必到的地方。而其机场的公共艺术也紧紧扣住了这个卖点。在它的机场公共艺术规划中明确指出,迈阿密机场应区别于其他任何机场,它不仅仅是一个通往全球的国际门户,而且还应该有利于帮助树立南佛罗里达州和迈阿密的城市形象。因此,由当地政府发起,由机场和迈阿密公共艺术协会承办实施的一项机场公共艺术——A Walk on the Beach (海滩漫步)——诞生了。整个1号候机楼绵延2英里长的地面上,布满铜制、水磨石和蚌壳组成的海洋生物造型,让人仿佛漫步于海滩一般。
良好体验提升经济效益
公共艺术品表面上虽然带有一种公益性,但让人感到心仪的艺术空间和被增强的美学感官体验可以延长旅客在机场的逗留时间。而旅客在机场的逗留时间与机场商业销售,也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
西方营销学中有一种倡导美学营销的理论,认为“大多数消费者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如果能满足其对体验的需求,即美学需求,就可以产生价值”。这种价值可能来自对于服务产品本身产生的增值,也可能是通过这种美学体验来促进相关销售链上服务产品的销售。
曾经有一份来自欧洲6家机场的统计数据显示,旅客在机场的停留时间每增加10分钟,就可以让商业区的销售额增长16%。不管这个数据是否带有普遍性,但旅客在机场的滞留时间同机场零售收入增加之间的正比关系是为许多机场经营者所认同的。而目前,大部分机场的做法都集中在如何缩短旅客通关手续来相对延长其被动滞留的时间,以达到提高旅客在机场内进行消费的概率。而如果希望延长旅客的总时长,让旅客愿意提前到达机场,机场必须能够提供相应的让旅客感到值得的机场体验。是否可以通过各种公共艺术形式来营造这种氛围,就是其中一项需要考虑的因素。
国内外很多机场都会邀请音乐家、舞蹈家以及其他演艺人员聚集到机场进行各种各样的演出。其间,光顾机场的旅客就可以欣赏到各类型的表演,参与娱乐节目。如果能有这样内容丰富的机场活动等待着旅客去体验,那还有谁不愿意选择其作为转机城市,或提前到机场一二十分钟,顺便获取一份异样的艺术享受呢?
发挥符号传播的作用
公共艺术品在空间设计中,除了结构设计外,还潜藏着巨大的符号传播作用,不仅可以作为指示路标出现,对旅客所在的场所性质也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设计标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简单、易于理解的形式,使旅客能够在匆忙的过站期间方便、快速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帮助人们准确寻找方向并轻松到达目的地。而艺术的表现形式自身所具有的具象性和符号属性,有时会比抽象的文字更能直接地传达信息,引导与暗示旅客理解所在的位置。
将公共艺术同路标等公共指示相结合,创造新的具有地标性指示物的尝试由来已久。1982年,美国费城曾举办过“形式与作用”的展览,开展“新路标”活动,目的在于探索把雕塑性路标、物体和建筑物等用做地区标志物的可能性,而公共艺术的这种功能也可以在机场内被充分发挥,巧妙地结合在包括照明设计、节能设计、消防设计、商业展示设计等在内的各种细微环节中,尤其是作为路标与指示作用的设计,都可能传达与呈现出机场所赋予旅客与众不同的体验。阿姆斯特丹机场内的荧光指示标,不占用任何空间与材料,却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效果,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此外,公共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一种“场所感”,即当你看到身边的环境中安置的艺术装置时,就可以不通过文字指示,感觉到你所在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机场的一件来自纽约艺术家的名为“行李查询”的铜制作品就具有明显的场所暗示性。这个作品恰恰被安置在机场行李查询处,同时也可以作为公共座椅供旅客使用,集艺术性、标示性与功能性的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