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切希望
在我的另一篇文章《朝阳苍翠沐春晖》中,集中叙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航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这里先重温他们对民航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的指示和要求,体会他们所寄予的关怀和希望。
建国伊始,党和政府为了发展民航事业,及时配备了领导班子,组建了职工队伍。据《周恩来年谱》记载,1951年3月5日,周恩来总理听取时任军委民航局局长钟赤兵的工作汇报,批准建立民航政治工作制度。另据史料记载,周恩来总理多次批示,支持筹建民航学校。
1956年4月,民航首届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全体代表。“文革”期间,党和国家为保持民航职工队伍的稳定,特别是在保证思想政治素质方面,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
《沈图回忆录》记述了邓小平同志1977年4月的一次重要谈话,他对民航总局领导同志说:“一定要把各级领导班子搞好,要提拔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正派、有干劲的同志进入领导班子。”“民航的队伍要搞得纯一点。”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视察首都机场时说:“高科技要有高水平的人才来管理。”
1983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出席民航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听取了民航工作汇报,提出“民航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要按照严字当头、铁的纪律、团结协作的要求,努力做到安全、正常、服务好”。
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的指示和批示。江泽民同志对1995年和1996年民航工作会议的批示指出“根据民航工作的特点,特别要加强管理、严格要求”。“要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组织纪律性,保持和发扬民航的优良传统,带出一支思想、业务、作风过硬的好队伍”。
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民航领导班子、人才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不断作出重要指示。2008年6月,胡锦涛同志在视察北京奥运准备工作时说:“首都机场是‘中国第一国门’,你们的形象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你们的服务水平体现着北京奥运会的服务水平。”民航人把这一重要指示作为衡量标准,铭记在心上,并见诸于行动。
学习领会历届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指示,对民航队伍建设的希望和要求,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二是要加强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三是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保持队伍的纯洁性。
领导团队
谈到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性,我们常常引用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话:“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也有一句俗语:“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如何,对行业发展、企业壮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辅之党的政治路线,我们党确定了不同时期的组织路线及用人标准。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强调又红又专。“文革”期间坚持政治挂帅。伴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邓小平同志提出加强领导班子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进入新世纪,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干部队伍发生的新变化,党中央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民航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一直在这样的大轨道上推进。
坚持“五湖四海”,行业群贤毕至。民航领导层一辈又一辈,干部队伍一茬又一茬,有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的将领,有“两航”起义的专业人才,有自己培养的优秀干部,有交流引进的杰出人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接受党的理想信念教育,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经历改革开放实践锻炼,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领导力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民用航空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民航领导干部不断更替,有一条永远不变,那就是坚持学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民航发展和工作实践。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民航的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推进现代化管理,做专家型领导人才。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民航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但也并非生长在真空中。在政治挂帅的年代,一些干部在政治上发生问题受到处理。在建立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些人因发生经济问题身败名裂。民航的资金流量很大,经营环节较多,市场发育不全,在一段时间内腐败案件多发。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根本宗旨,坚决反腐倡廉,清除不良细胞,保持肌体强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近年来,民航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引入市场化机制。竞争上岗、公开招聘,在较大范围内得到推行。政府机关实行任期制,企事业单位实行聘任制,完善考核评价。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提高选人用人的满意度。改革搞活机制,匡正风气,人才辈出,使民航事业更加充满希望。
先锋模范
民航是现代化的交通运输部门,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民航生产在空中进行,保证安全极其重要,它的机动性强,经常执行特殊任务;民航生产高度分散、点多面广,地区、职业的差别很大。这些都要求民航的干部职工队伍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党建工作也要结合行业的特点来做。
由于组织关系的原因,民航已经没有党员数量的统计。但据估计,民航系统党员比例约占职工总数的25%左右,明显高于工交企业的平均水平。在飞行人员队伍中,60%以上是共产党员。广大共产党员思想领先、工作带头、技术争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考验,堪称中流砥柱。远的不说,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保障北京奥运会,2010年玉树抗震救灾、保障上海“世博会”,以及今年中东动荡和日本强震的紧急运输中,冲在最前面、表现最出色的,多数是共产党员。东航集团自2008年抗震救灾以来的重特大紧急运输中,受表彰的共1500人,其中党员占69.3%,团员占16.1%,二者共占85.4%。这是一个在全行业颇具代表性的生动数据。
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按照中央部署,民航系统党组织1987年进行了两期整党,2000年开展了“三讲”教育,2005年开展了先进性教育,2009年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10年至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
党的十七大作出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国有企业党建会议精神,着力改革创新,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企业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进科学发展上下工夫。把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融入现代企业制度,使这一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止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外方代表曾经对党组织开展活动带有疑问,但当了解到是动员党员做好本职工作、创造良好业绩时,他们便很快转为赞许、支持和依赖。
2001年,在全党纪念建党80周年的时候,民航系统有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3名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受到党中央的表彰,民航总局党委表彰了3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50名优秀共产党员和2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今年,我们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庆祝建党90周年,将涌现更多的先进典型。
千军万马
新中国民航初建时,员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两航”起义人员,二是从部队调入的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在1950年,民航员工近6000人。而今,民航直接从业人员已达到30余万人,是一支素质优良、堪当重任、值得信赖的好队伍。
民航一直把飞行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飞行人员已由初建时的几十人发展到1.5万余人。民航飞行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好、技术水平高,老一辈养成的优良作风得到传承。在生产快速增长和机队不断更新的情况下,飞行人员积极掌握新技术和提高外语水平。在加强自身培养的同时,民航还从部队接收并引进了部分外籍飞行员。在队伍管理方面,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行业推广了飞行一总队“四严一保证”的经验。近年来,东航有“五坚持、五加强”、构建和谐飞行团队的做法,南航实施了飞行部建设工程。
民航机务维修队伍是一支知识水平高、技术优良、思想和作风过硬的队伍。《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分析报告2010》显示,其所收集的34家运输航空公司和268家维修单位,共有机务维修人员60014人,其中一线人员占65.9%,大专学历的占36%、本科以上学历的占39%,6年以上工龄的占53%。
民航于2007年进行了空管一体化改革。据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空管系统共有22737人,其中管制员5500人、通信导航人员4930人、气象人员1754人。为了适应飞行量快速增长、技术设备更新和空管体制改革的需要,空管系统大力加强,空管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1955年,中国民航招录了第一批乘务员,称为“18姐妹”。1972年,为开辟国际航线又招收200名,目前空乘队伍已达3万人。中国空姐的业务素质和仪容仪表堪为一流。从1996年东航招聘日籍乘务员开始,目前全民航已有外籍乘务员数百名,在国际航班上提供服务。地面服务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民航管理人才队伍包括政府公务员队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1993年10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施行后,民航局和各地区管理局按统一部署实行公务员制度,2006年开始执行《国家公务员法》。机关人员逢录必考、因职施教,保证了行使政府职能的需要。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也不断充实,促进了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民航管理体制改革后,1981年即召开了工代会和团代会,恢复组建了工会、共青团组织。在新的形势下,工会组织注重开展民主管理和劳动竞赛,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和各种主题活动,提高员工素质,保持旺盛斗志,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
1954年建国5周年,民航局直属机关召开了第一次先进生产者表彰大会。1959年建国10周年,在“全国群英大会”上,民航有8名代表出席,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民航局表彰了31个先进集体和202名先进生产者。在轰轰烈烈的生产建设中,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之计,教育为本。新中国民航建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教育。1951年9月,军委民航局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设立了4所民航学校。1956年,在四川广汉建立了十四航校。其他院校几经调整迁徙,1963年在天津改组为民航天津机械专科学校。
“文革”10年,民航实行义务工役制,那个时期进入民航的人员,很多通过自学和实践锻炼成为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迎接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时任民航领导班子审时度势,优先办教育。1977年,民航机械专科学校恢复招生。1981年改为中国民航学院。“九五”、“十五”期间,民航总局斥巨资建设了民航学院新区。经过师资、设施和学科的充实与扩展,2006年升格为民航大学。目前它已成为培养民航各类专业技术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民航30%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来自该院,每年毕业人数为10年前的4倍。他们正在迎接建校60周年。
民航飞行学院是民航飞行员的摇篮。自1956年建校以来共培养飞行人员1.4万多人,占全民航飞行队伍的90%,不少优秀飞行人员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为适应飞行人员的巨大需求,飞行学院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在川外建立了分院。目前飞行人员规模是10年前的3倍,并开设了不少新的专业。民航企业公认,飞行学院培养的飞行员技术和作风都好,发生飞行事故和严重差错的几率较低。
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是党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基地,同时向企业管理人员开放,并逐步开办了成人教育。从1995年开始,民航局在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举办的中青年干部班,已举办30期共培养800人,许多学员都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
在2002年全国教育体制改革中,民航是少有的几个保留对所属院校集中管理的行业之一。民航院校深化内部改革,办学的活力和实力日益提高,优化了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际联合和院企合作,北航大、南航大相继开办了民航学院。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除充分利用原有的职业技术学院和中专学校外,重视依靠社会力量办学。
民航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培训,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支持,花了很大本钱。1974年,民航引进第一台老式飞行模拟机,后来陆续增加各系列飞机最高等级的全任务飞行模拟机。目前除各主要航空公司的飞行培训中心外,还有飞行学院和两个中外合资的飞培机构,每年进行大量的飞行人员的培训和复训。乘务人员培训中心也有多家。机务维修和航行管制人员都进行系统、正规的在职。
先进文化
民航的行业文化是指在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背景下,带有行业特点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制度规范、风俗习惯的总和。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约定俗成的东西,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东西。民航一直重视文化建设,去年成立了行业文化建设与传播理事会,并召开了研讨会。
民航文化建设的历程很难叙述,这里归纳一下多年形成的行业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可能更有意义。我想用三种文化和三种精神来概括,作为一家之言。
三种文化,即严实文化、诚信文化和和谐文化。
正如本文和其他篇目所述,历届中央领导人和民航领导人讲的最多的是一个“严”字,辅之一个“实”字。民航人体现最好的也是一个“严”字,经常要防止的是一个“松”字。“严字当头、铁的纪律”,“高标准、严要求”,“严是爱、松是害”,资历稍长的民航人,都能熟记和践行。这是民航所承担的重大责任和生产运行特点使然。
民航是提供公共运输服务产品的行业,诚实守信至关重要。民航企业具有很强的诚信意识,对国家高度负责,对社会高度负责,对顾客高度负责。把诚信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不断提高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依法经营,构建诚信体系。
民航的系统性和依存性很强,行业各个系统之间要协调发展,企业各个系统之间要密切协同。民航历来强调团结协作,建立和谐的行业环境,改善企业的劳动关系。民航也非常重视和依靠各地地方政府,积极为地方发展服务,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三种精神,即学习钻研精神、锐意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
民航是一个知识、技术密集的行业。要管理和建设现代化民航企业,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必须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即使在“文革”动乱年代,许多有志青年也在渴求知识、孜孜不倦。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学习风气愈浓,青年人的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改革创新是我们的时代精神。早在初建时期,民航就进行了大量的技术革新。在实施科教兴业战略中,更加重视科技工作,每年都有新的成果。坚持以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为指导,开辟新的民航发展道路。通过一轮又一轮的体制改革,构建新型民航管理体制。紧密结合实际,学习先进经验,不断进行管理创新。
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创业兴企的强大精神力量。建国初期,民航事业非常弱小,西方列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中国进行封锁。老一辈民航人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奠定了发展基础。在民航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的任务更加繁重,时常遇到新的困难和风险,民航人牢记使命,开拓进取,勇往直前,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南宋著名哲学家和诗人朱熹《春日》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民航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昨天,必将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无愧于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