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航班号为083/4的飞机,实际上在进行重庆—绵阳的RNP APCH飞行程序试飞。不仅是张宇,试飞的机组成员在落地后,也忍不住为这个飞行程序叫好。因为RNP APCH飞行程序的运行,能极大提升飞机在起降阶段的飞行安全,飞机起降阶段有望不再是“黑色十分钟”。
“黑色十分钟”有望消失
在民航业内,一直有“黑色十分钟”的说法,“黑色十分钟”是指飞机起飞阶段的三分钟和着陆阶段的七分钟,从全球已发生的飞机事故统计数据来看,绝大多数的事故都发生在这十分钟内。这些数据还表明,精密进近的安全性是非精密进近的7倍。RNP APCH程序就是要在非精密进近的机场条件下,实现类似精密进近的着陆。
试飞机组成员之一的何磊向记者介绍,采用RNP APCH程序飞行,飞行员可以在飞机进离场、进近和复飞航段均使用自动驾驶,RNP APCH程序可以准确地沿着设计的航迹飞行,飞机进近时间、位置、高度都准确可控。“飞行员只需要重点监测两个数据,一个是飞机实际导航精度,一个是实际偏离距离。”何磊说。
主飞机长尤晋川在试飞成功后的讲评会上显得很激动,“操作非常简便,飞行的安全裕度得到了极大提升。我相信飞行员都会喜欢这个程序,也希望新技术能够尽快在国内推广”。
RNP APCH程序的运用,减少了飞行员操作误差,能够有效避免不稳定进近、落错跑道等事故征候和运行风险。此外,提高飞行精度的同时,飞行员工作负荷降低,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飞行管理中。运用该程序,起飞着陆时的“黑色十分钟”将有望消失。
该程序适用于一般机场
对于RNP,许多人都不陌生。RNP(Required Navigation Performance)精密导航技术,是利用飞机自身机载导航设备和全球定位系统引导飞机起降的新技术,该技术是目前航空发达国家竞相研究的新课题和国际民航界公认的未来导航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拉萨机场、林芝机场、邦达机场、九寨机场等高原复杂机场均采用RNP AR程序运行,这一程序在保障高原机场飞行安全、提高机场运行的飞行正常性、增加飞行业载、节约燃油、节约机场建设投资等方面均发挥较大作用。RNP AR程序导航精度很高,适用于高原和地形复杂机场,但该程序需要根据飞机机型、航线“量身定做”,且对飞机改装、飞行员等要求也格外高。 据了解,2005年至今,除了民航局对部分飞机改造的资金支持外,仅国航一家公司已经投资近200万美金用于开发4种机型,在5个机场实施8个RNP AR项目。RNP AR由于极高的精度也造成门槛高、耗时长、投入大,并不适合在一般机场推广。
RNP APCH程序实际上就是简化的RNP AR技术,适用于地形不复杂的一般机场。和RNP AR一样,该程序对提高飞行安全性、提高机场运行的飞行正常性等将发挥积极作用。此外,设计了机场的RNP APCH飞行程序后,所有航空公司满足条件的飞机都能在该机场使用此程序,易于快速推广。
据了解,美西南航空公司为了使用RNP程序,预计将在两年内花费1.2亿美金用于该公司飞机的改装,可见RNP程序对航空公司的吸引力巨大,也可见该程序对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作用。
“由于国内航空公司飞机普遍较新,很大一部分不需要改装就能满足该程序的使用条件,目前国航机队中有100架以上这样的飞机。” 国航运行管理部经理刘勇说,“国航希望RNP APCH程序能够在全国大部分机场尽快推广。”
民航将大面积推广该程序
此次试飞是中国民航《基于性能的导航(PBN)实施路线图》的重要内容。
据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张建强介绍,2012年前,我国所有新建机场以及部分现有机场将使用基于卫星导航(GNSS)的RNP APCH程序,配套气压垂直导航(Baro-VNAV)提供垂直引导,作为主用程序或ILS精密进近的备份,切实解决非精密进近中的航道偏置和没有垂直引导等安全性问题,并可提供灵活的进离场航线。对于某些地形复杂和空域受限机场,在运行需要时,使用RNP AR进近程序。同时,为不具备相应设备能力的航空器保留传统导航设备和传统飞行程序。到2016年,我国全部机场仪表跑道具有RNP进近能力。
为了保证此次试飞成功,民航局组织飞行学院等单位,制定了绵阳机场RNP APCH程序,并使用飞行学院的训练飞机进行了初步试飞。此次试飞的成功为今后我国一般机场设计运用RNP APCH程序提供了样板。
为了RNP APCH程序的推广运用,民航局邀请各地区管理局和空管局进行现场观摩,宣讲和介绍该类程序的设计和使用。据飞行学院副院长关立欣介绍,今年11月,飞行学院专门开设了国内首个PBN飞行程序设计班,为民航局推广该程序培育人才。